今天是: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新文章

中国品牌日王民世界级徐工必将在竞争中更加强大注塑加工

时间:2022-06-28 11:34:16 来源:土平机械网 浏览量:0

中国品牌日 | 王民:“世界级”徐工必将在竞争中更加强大

中国品牌日 | 王民:“世界级”徐工必将在竞争中更加强大   5年前的今天,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“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,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,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”的重要指示,2017年12月12日,习总书记十九大之后首次考察调研就来到徐工集团,他特别指示,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必须有信心、有耐心、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。

在中国经济迎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,在“三个转变”提出五周年的历史节点,2019江苏品牌发展峰会现场,徐工集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王民接受《新华日报》媒体记者采访,吐露了徐工的雄心、文化与梦想。

?王民接受《新华日报》专访

18岁进入徐工、20年执掌徐工,“力量型”的王民精神奕奕。这位投身徐工47年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“老兵”,身上仿佛早已融入了“大国重器”般的钢筋铁骨。

徐工是江苏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,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工程机械第六位,连续30年跻身中国工程第一位。近年来,改变世界行业格局,拥有多个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及单项冠军产品的徐工,犹如体型威武高大、结构复杂精细的重型机械,战略、体系、制度、文化、科技等环环紧扣在一个坚不可摧的机体内,挥舞着巨臂,引领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前行方向,让“江苏品牌”“中国品牌”震撼整个世界。而当你好奇地打开它的操作室,会看到王民手把操作杆,眼睛望着远方,望向行业珠峰之巅。

2019江苏品牌发展峰会现场,王民向我们吐露了徐工的雄心、文化与梦想。

一定要瞄准世界级,一定要迈向高端化

高度国际化、充分竞争化,这就是王民对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判断与定位。

“世界工程机械行业拥有百余年发展历史,市场上强手环伺、‘群雄逐鹿’。”王民说,“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大与需求,工程机械行业愈发繁荣,竞争更加白热化。”

态势决定态度。高度国际化,注定了工程机械企业不能“躲进小楼成一统”,需要有世界视野;充分竞争化,企业就不能“固步自封”、“小富即安”,要依靠创新迈向中高端。

王民态度清晰:徐工的目标是要冲顶世界一流品牌,要让全世界人都喜欢徐工这个品牌。如何布局?就是依靠高端、高附加值、高可靠性、大吨位的“三高一大”产品战略,依靠有质量、有效益、有规模、可持续的“三有一可”高质量发展理念,依靠一根筋、一种激情、一份清醒的勇毅坚韧奋斗精神。

“在这三个方面的支撑下,做好全球布局,做好全球服务,做好产品,还有最关键的,要有一支国际化的队伍。要突出国际化人才出海编队的打造,突出技能人才与顶级工匠培育,持续培育出一批技能大师。”王民说。

世界级企业,还要有世界级管控模式。据了解,徐工将推进新一轮重大战略调整,夯实世界前五前三高质量发展基础,真正打造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“三有一可”高质量发展模式,形成跨国经营“航母舰队”和世界级的管控平台和管控模式。

世界一流品牌,产业层次要迈向高端化。一般而言,产业链有中低端、中高端、高端的层次之分。而要打造优势品牌,需要有层次进阶意识。“徐工处于怎样的阶段?可以说中低端是我们的基础,中高端是我们的主力,高端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。”王民说,徐工将持续推进创新驱动,高水平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体系,突破核心零部件,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“打出自己的威风”。

谈到江苏企业如何实现品牌发展这一话题,王民表示,江苏企业一定要有危机意识,不能囿于现状,要知危而进,要登高望远,仅仅满足于成为江苏名牌是不行的,至少要做中国的一流品牌。

登顶行业珠峰,要有体力耐力,要耐住寂寞

高质量发展是实现“三个转变”、推动品牌经济的必然态势,也是中国企业必需的理念与追求。

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,王民认为,就是要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型;从简单地注重效益,看重眼前利益,向注重长期性战略投入转型;从注重产品制造、整机制造,向更加注重核心零部件制造和研发转型;从只注重工厂建设向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塑造转型。

“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能急功近利,要耐得住寂寞,心无旁骛!”王民说,“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,我有一个比喻,就是还有‘百分之十’的技术难题要解决;我还有一个比喻,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,已经攀登了八千米的高度,还有八百多米的冲刺征程。这个阶段,每迈出一步都是艰难。如果没有耐力,没有体力,急功近利,必定会前功尽弃。”

始终保持危机意识,往上看、往前看而不顾影自怜、歧路徘徊,王民有着一份企业家难得的清醒。在我国经济蝶变崛起的历史舞台上,从不缺乏快速崛起、一时规模庞大的企业,然而这些企业也往往容易因时势变换随风而逝。究其原因,大都因为在辉煌之时“乱了方寸”,或骄傲躁动,或盲目拓展,缺乏韧性与定力,缺乏迈向更高目标的斗志与信仰。王民却深知世界第六与世界第一之间并非“一步之遥”,心头上始终横亘着两者之间巨大的沟壑。他目标专一,深知那“最后那八百多米”的高度,才是真正的挑战。

长期的战略部署,长期的高研发投入,长期的人才培养,长期的奋斗与坚持……支撑这些的是什么?王民表示,是企业家精神,还有拧成一股绳的企业团队精神,以及融入骨髓中的、恒久传承的企业文化。

所有成功企业都是“物质”与“精神”的结合

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总结我国许多草创型企业家被“集体淘汰”的原因时,指出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“失败基因”,就是缺乏道德感与人文关怀意识。说到底,就是缺乏文化理想与更高层面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。

王民拥有与之类似的观点,认为凡是成功的企业,都有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。物质表现为规模、技术等层面,精神则是文化、担当、责任层面。他表示,徐工有产业基础,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体内始终根植着红色基因。这一跟链接过去与未来,连接内部与世界的纽带,从来没有中断过。未来徐工还要继续改革改制,把物质与精神结合得更好。

精神与文化,让徐工上下凝成了一股拳头。据了解,徐工目前有23000余名员工,平均年龄34岁,朝气蓬勃、步伐一致。

““我经常讲,徐工不是我一个人的。一个人,就是条龙,也搅不起多大的水。而23000个龙可以在太平洋搅起一条惊涛骇浪。”王民说,对党忠诚、为国争光,是他和所有徐工人一生的价值追求。徐工未来会坚决推进文化锻造,锤炼出有灵魂有血性钢铁般队伍,这是徐工传承红色基因、发扬光荣传统、锤炼大器文化,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。”

中国企业要积极承担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

王民认为,企业除了要锻造自身的文化与品格,还要把自身作为载体,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发扬。

“中国企业要担起责任,通过制造好产品,服务好用户,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。这一文化就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的文化。”王民说,除了政府间的互动,企业必须有自觉意识,在全球市场驰骋时,要彰显出中国人的勤奋、真诚、奉献精神。

近年来,徐工发力智能化、数字化、信息化领域,在实现自身转型蝶变的同时,也搭建起了一个共建共享、服务世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

徐工的平台既是徐工的,也是世界的。王民说,目前徐工自主打造的汉云平台已接入设备超过68万台,管理资产超过5500亿元;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,接入的设备已经超过2万台。可以说,这是一个技术的进阶,更是一种共享文化、协同文化的彰显。

奉献的前提是自强,王民深知这一点。他说:“我们知道了未来目标在哪里,知道道路应该怎么走,知道应该为社会贡献些什么,脚步就不会犹豫。未来,徐工将全面发力,致力成长为世界前五前三的强大品牌。徐工注重共享,也不会忽略竞争。徐工是在竞争当中成长起来的,也必定会在竞争当中更加强大!

安然纳米汗蒸房加盟

黄花梨树苗

智慧用电探测器直销

热浸塑电力钢管

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

太原日报广告部电话

相关阅读
友情链接